至今記得學生時代的生物實驗課上,輪流觀察顯微鏡中洋蔥切片的驚鴻一瞥。植物纖維紋理像藝術品一樣排列展開,微觀世界的奇妙令我贊嘆不已,十幾年過去了,至今難忘。
而今,很快我們會推出了大自然愛好者的自然筆記課,讓每個孩子和父母享受到了探索自然的樂趣。
學習,真的成為一件如此積極主動,而又自然而然的事。
顯微鏡一開
讓人怎能不贊嘆大自然的神奇!
結構、細胞壁這樣的抽象概念
在顯微鏡的輔助下
變得明確具體起來
原來蟲子是這樣的
在顯微鏡的高倍放大下,纖毫畢現!
▼
顯微鏡下的奇幻世界
是這么驚艷美麗
仿佛科幻大片,讓孩子看得入迷!
▼
好奇心需要自己探索、自己發現,從各種視角去感受世界,這顆種子才會慢慢發芽、成長??上М斈甑膶嶒炚n只有那么幾節,每次只能操作一小會兒,觀察的切片也很有限,后來我讀了文科,就再也沒和顯微鏡打過交道。
如果能尋找到一款既能滿足孩子在家中就能隨時隨地觀察、又不那么貴的顯微鏡,陪著孩子一塊看看微觀世界,也是想讓自己痛痛快快過把癮,既動手又動腦,還能脫離電子設備,豐富親子時光,簡直美呆了!
▲螞蟻標本切片
▲蘑菇切片
▲雌蚊口器
了解過兒童顯微鏡的朋友可能會知道,常用的兒童顯微鏡有兩種。
一種是生物顯微鏡,主要用來觀察標本,像是課本里提到的草履蟲、蜻蜓翅膀、椴木切片這些。
▲顯微鏡下的蜜蜂翅膀
另一種是體視顯微鏡,可以直接觀察實物,比如錢幣、眼鏡布、海綿、頭發。
▲右側為顯微鏡下的海綿
我們的顯微鏡集合了生物顯微鏡和體視顯微鏡的兩種功能,既能觀測標本,也能直接看實物,不僅用途更多,錢也花得更值得。
同時,支持手機觀測拍照和直接肉眼觀測。
大娃調試好讓小娃看,非常和諧。
既可以觀測標本切片,也可以無需切片,直接觀察,生活中的所見都能直接拿來在這款顯微鏡下觀測。完美解決了0基礎家長和年幼孩子不會制作標本切片的難題。
▲生物玻片觀測
▲實物直接觀測
觀察范圍廣,從啟蒙用到中學
先給大家看看,直接觀察螞蟻和看螞蟻標本的兩種不同效果。
▲顯微鏡下觀察螞蟻活體圖
▲觀察螞蟻標本切片圖
實驗課要求孩子自己制作標本的,會用得上這套工具。培養皿、孵化盒、空瓶一應俱全,切片器、抹刀、鑷子、吸管、解剖針這些也不用再買了。
這個白色的標本盒里,既有做好的標本可以直接拿來觀察,也有空白的載玻片供孩子制作。
額外還送了蝦卵、海鹽和酵母3種材料,給孩子孵化觀察用的。
通過親手制作和肉眼觀察,孩子不僅能增強動手操作能力,更好的了解生物的組織結構,求知欲和探索欲也是會隨著逐漸增加的。
靠孩子自己做標本可能不夠用,有些草履蟲、水蚤什么的也不好取樣,所以咱們的贈品里還有一盒現成的標本,足足有35片。
來看看這個標本清單:
▲標本受季節氣候因素影響,種類可能會略有變化
七大類,每類5片,課本上提到的一般都有了。
這些切片的細節也很完善,一類標本一種顏色,每個切片上都有名稱和圖片,圖文結合,明了直觀。
安全上考慮得也是很細致,切片做了去邊角處理,小包裝盒內兩端都墊了海綿,盒與盒之間也都有一層海綿隔開,孩子用著安全放心。
這些標本,我、窩頭爹、小窩頭還有童童哥哥挨個試了一遍,玩得不亦樂乎。下圖是我們觀察的蒼蠅腿,哈哈。
手機拍照夾和這35片標本,都是跟顯微鏡一起發貨的,孩子一拿到,立刻就能開始用了。
很多孩子從這這里開始,
和顯微鏡成為了好伙伴,
當大家用顯微鏡來觀察身邊的一切時,
不僅看到了科學的有趣,
還體會了自然的藝術之美。
我們指尖原來藏著一個如此隱形的奇特世界,只有顯微鏡才能把這個隱秘的維度帶到我們眼前,它好像透視眼,會使所有孩子,有機會發現微觀世界的美好。
記得我小時候,每個學期能進實驗室的次數有限,難得進一次,又是很多同學共享一臺顯微鏡,每個人平均分到的時間連5分鐘都沒有……
有段時間,我因為目鏡和物鏡如何變換倍數的問題懵了很久,
如果能親自動手試試,其實很容易就能理解,
從小就把玩顯微鏡的孩子,想必也會對這些知識倍感親切……
前幾天,我曾經看到過一組攝影圖片。
這些五顏六色的美麗晶體,其實并不是寶石,而是被放大了300倍的沙子,微觀的世界,真心是美到驚人。
如果每個孩子在年少時,就有機會去觀測這樣美麗的微觀世界,生物學家什么的說不定就誕生在我們中間,最重要的是科學與藝術在這里被震撼傳遞給我們。